close

臺南日韓料理模型設計推薦:擬真度最高,值得信賴的製作團隊

視覺上的味覺盛宴

對於美食,我們往往先以眼「饗」為快。一道精緻的料理、一塊質感濃郁的巧克力,它們的吸引力首先來自於視覺的饗宴。

各種繽紛的色彩、豐富的紋理、創新的造型,都是觸動我們味蕾的先鋒。而這正是我們服務的核心所在——將美食的視覺體驗提升到一個全新的境地。

3D列印食物模型,重新定義視覺美食

在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,我們將3D列印技術與傳統美食藝術相結合,推出了3D列印食物模型服務。

這種全新的技術讓我們可以將各式各樣的美食重新塑造,更精準地捕捉到食物的形狀、顏色、紋理等細節,從而將視覺美食體驗提升到一個全新的層次。

不論是一塊酥脆的烤麵包、還是一杯濃郁的拿鐵咖啡,我們的3D列印食物模型都能夠將它們的視覺美味呈現得淋漓盡致。

透過我們專業的設計和精細的列印技術,每一個模型都是一件藝術品,每一個細節都充滿生活的氣息。

在這裡,美食不再只是吃進口裡的享受,而是變成一種可以觀賞、可以收藏、可以分享的視覺藝術。

我們相信,這種新的視覺美食體驗能夠為你帶來全新的樂趣,讓你的生活更加色彩繽紛。

專業的食物模型設計服務

我們致力於創造各式各樣的食物模型,包括但不限於烘焙品、主食、點心、飲品等,滿足您所有的視覺需求。

我們的專業團隊由經驗豐富的設計師和技術人員組成,他們具有深厚的技術功底和獨特的藝術眼光,致力於為每一個模型注入生命。

我們的服務核心在於精確再現食物的形狀、顏色和紋理。

無論是金黃酥脆的麵包皮,還是熱氣騰騰的熱狗,或是冰凍的冰淇淋,我們都能將它們的細節刻畫得栩栩如生。我們的目標不只是創造出形狀相似的模型,更是讓每個模型都能傳達出那種食物所帶來的感官享受。

再加上我們的專業知識和技能,我們能為您提供獨一無二的食物模型設計服務。從初步的設計概念到成品的製作,我們都會與您密切合作,確保我們的模型能準確地捕捉到您的想法和感覺。

食物模型作品案例

美食的視覺藝術

對我們來說,美食不僅僅是為了滿足我們的味蕾,更是一種藝術的展現。每一道菜,每一個食品,都有其獨特的形狀和色彩,都是一種視覺的享受。

我們的目標,就是將這種享受轉化為實體,通過我們的3D列印食物模型,將美食轉化為一種視覺藝術形式。

我們將專業的技術和獨特的藝術視野相結合,致力於創造出能夠傳達美食魅力的模型。我們希望,透過我們的模型,更多的人可以感受到美食的魅力,可以欣賞到美食的藝術。

我們不僅僅是在製作模型,更是在創造藝術。我們的3D列印食物模型,就像一個個小型的藝術品,讓您可以隨時隨地欣賞到美食的美,感受到美食的魅力。

感謝您選擇我們的服務,我們期待與您共同創造出更多美食的視覺藝術!讓我們的3D列印食物模型,為您的生活帶來色彩,帶來樂趣,帶來藝術的享受。

需要我們相關3D建模與3D列印服務,請點擊下方按鈕與我們聯繫

 

桃園臺式風味小吃模型設計推薦在當今的視覺導向社會裡,食物模型設計成為了極其重要的工具,尤其在飲食業、教育業,甚至於市場營銷方面都有其不可或缺的價值。我們的專業服務,利用最新的3D列印技術,為各種食物創建出栩栩如生的模型。

從烘焙品到主食,從點心到飲品,我們都能將其精確地再現。每一道菜色,每一種食品,無論是形狀、顏色,還是紋理,我們都能捕捉到並賦予模型。這是因為我們的專業團隊具有豐富的經驗與精湛的技術,他們掌握了精確控制3D列印過程的能力,將數位圖像轉化為實體模型。高雄日韓料理模型設計推薦

這不僅僅是一種新的技術或者服務,更是一種藝術的實踐。透過我們的3D列印食物模型,您可以將美食的視覺饗宴帶入您的生活、您的商業空間,甚至您的教室裡。我們期待著通過我們的服務,將美食的視覺藝術傳遞給更多的人,讓美食的魅力得以延續。新竹中式料理模型設計推薦

世上哪有那么多捷徑讓你走?  文/別吵我煩著呢  周六大清早,和幾個朋友在網上打聯機游戲時,被老媽催著去窗簾店取一個配件。窗簾店按正常路徑離我家相隔不過三條馬路,大概四公里左右。  當我很不情愿地開著車出小區,準備過第一個紅綠燈時,瞄見右拐處的那條小路。我記得有次晚上和朋友開車穿過這條路,不算陌生,心想走這條路至少可以省七分鐘,一來一回省十幾分鐘,可以早點回家繼續“戰斗”了。心想的功夫,車頭右拐一下,就鉆進去了那條小弄堂。  這條小路是單行道,路兩旁是密密麻麻的居民區,從這里到窗簾店那條街上,需要穿過五六個小胡同。今天運氣不好,拐到第二個小胡同時,遇到一戶人家籌辦喜事,路邊停了大概三四輛車,我一看過不去,就想往回倒,可是后面不知什么時候跟了輛面包車。沒轍兒,只能下車好聲好氣跟他們商量挪一下車。  他們看我一個女司機,便很爽快地將車拐進旁邊胡同,讓我直行過去。可還沒放松一分鐘,只見前面烏壓壓的人,原來胡同盡頭有個小廟,今天竟然是香主的集會,三三兩兩的電車、自行車、汽車基本將路占滿了,移動根本沒可能。  棄車步行明顯不現實,我后面還有等著過的車輛。全體往后倒也不行,辦喜事那家子的胡同根本過不去。沒任何指望,就只能等了。  就這樣,8點出門,12點才從胡同拐出來,走大路的話只需要15分鐘,我抄個小道整整用了4個小時——這就是走捷徑的代價。  想到周圍生活里也有很多姑娘覺得干得好不如嫁得好,硬生生逼自己走上一條整容上癮的不歸路。她們覺得容貌就是變成白富美、嫁給高富帥、登上人生巔峰最大的籌碼,認為女人年輕貌美是走向成功最便利的捷徑。  不可否認的是,社會上有些許貌似成功的例子,給千萬個姑娘們一個堅信自己可以成功的理由。但她們不知道的是,那些成功里包含著太多的偶然和不確定,甚至風險和教訓,而這恰恰是那些前仆后繼的姑娘們永遠不會知道的。  我有一個女性朋友,去年報考了縣城稅務部門的公務員。她告訴我時,我直接勸她別浪費時間和精力了。大家都知道,越小的地方越存在潛規則,有點權勢的人都愿意走捷徑,像稅務部門這種熱門崗位,狼多肉少,怎么可能輪得到她那種沒背景、一窮二白的應屆生呢?  一根筋的她不聽我勸,說是不信這個邪,便一頭扎進轟轟烈烈的備考中。三個月后,我得到了她的好消息,以總分第一的成績被錄取了。  她說她知道這類考試很多有關系戶在面試環節找熟人,所以她筆試時努力考了一個甩第二名幾條街的分數,本想著面試成績即使低點也能考上,結果面試時由于她優異的表現,考官很滿意,直接給了她一個高分。  最后,在我的祝賀中,她坦言生活對很多人是不公平的,畢竟我們作為普通人,抵不過二代們。我們既然走不了捷徑,那就別想著捷徑了,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,生活總會給你一份滿意的答卷。平時覺得挺雞湯的話,但是此刻我對著電話猛點頭。  周末在家換臺時換到《婚姻保衛戰》,剛好聽到這么一句:“人啊,不能老想著走捷徑,你以為你抄了個近道,弄不好是個岔道,一不小心就誤入歧途了。天上掉的餡餅也不能要,都是老天爺不愛吃才扔下來的,不定藏著什么硌牙的家伙兒呢。”我對著電視又一頓猛點頭。 這7個人生捷徑,一定不要走! 彎路比捷徑好走 人生最大的捷徑,是用時間和生命閱讀一流的書 做自己喜歡的事是走向成功的捷徑分頁:123

羅蘭:葉沄  我和葉沄是中學時的同學,她比我低兩個年級。我讀高三的時候,她才考入高一。  學校是女校,女同學之間,常有一種輕情的、略帶惡作劇但無傷大雅的玩笑。那時,我們時興“拉朋友”。把本來不認識的同學拉在一起,讓她們做朋友,看她們那忸怩害羞的表情,覺得很好玩。  事實上,這當然也是一個溝通同學感情的好辦法。一所好幾千人的學校,班與班之間,靠了這趣味盎然的“拉朋友”,可以很快的都熟起來。  有一天,我從鋼琴室出來,準備到理化教室去上課,經過走廊的時候,迎面碰見36學級的小錢。她一見我,就笑嘻嘻地說:  “告訴你一個新聞!”  “什么新聞?”我問。  “有一個新生想認識你。”  “那就認識認識,有什么關系?”我說。  “你不知道是誰,我敢打賭,你是不會喜歡她的。”  “是誰呢?”  “她叫葉沄。一臉都是雀斑,不好看,沒有一個人‘拉’她做朋友!”  我想了一想,說:  “你說我不喜歡她?”  “我敢打賭!”  “賭什么?”  “一斤芝麻糖。”小錢嘻皮笑臉地說。  “好!我賭你一斤芝麻糖!”我帶著玩笑的心情說。  下課之后,小錢果然招來了葉沄。  “喂!認識認識!”小錢把葉沄往我旁邊一推,嚷著說,“這是小靳,你叫她靳姐姐。這是葉沄。”  葉沄怯生生地朝我笑了笑,就低下頭去了。  她真的是一臉雀斑,長長尖尖的臉,配著一頭粘粘膩膩的黑發。很大的一雙眼睛,卻沒有神采。微笑的時候,現出參差不齊的牙齒。淺藍色的制服,打著皺,顯得很不整潔。  我覺得我真的不大喜歡她,但是,我又不得不找話來同她說,于是我問她道:  “你這節沒課嗎?”  葉沄怯怯地搖搖頭,很緊張的樣子。  “你這里有沒有家?”我又找活來說。  她點點頭,咬著嘴唇,兩手互相扭搓著,笑得很不自然。  我看她這么忸怩,覺得很為難,正在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,有人來叫我去練合唱,我正好借此下臺,就敷衍地對葉沄說了一句“有空來找我玩”。也沒有聽見她怎么回答,我就跑走了。  于是,我輸給小錢一斤芝麻糖。  過了幾天,是星期六,下午我沒課,就在鋼琴室練鋼琴。彈完了一段,忽然覺得背后站著一個人。我回頭一看,原來是葉沄。  “你什么時候進來的?”我問。  她兩手互相搓著,囁嚅地說:“我在聽你彈琴。”  停了停,她又很吃力似地說:“我已經聽了很多次了!”  “哦?我怎么一點也不知道?”  “我站在門外聽。那時我不認識你,不敢進來。”她難為情似地說著。說完了,就用上齒緊緊地咬著嘴唇,好像惟恐自己說得太多了似的。  “哦!真對不起,我一點也不知道你在門外。”我說。  “我希望你不知道。我……”她說了一半,又去咬她的嘴唇。停了一會,躲開我的眼光,她才又低低地問:  “你剛剛彈的是什么曲子?很好聽。”  “這首曲子叫《秋花》。”我說。  “鋼琴曲集里好像沒有,我找了很多遍。”  “這是一位老師抄給我們的,大概不是很有名的曲子。”  “但是,它很好聽。”她說。  這時,小錢抱著一個籃球,從鋼琴室門前經過,見葉沄在這里,很意外的樣子,對我做了一個鬼臉說:  “謝謝你的芝麻糖!”  說完,她就把籃球在地上拍著,跑開了。  我笑著抬頭,想對葉沄說點什么,卻見她局促地站在那里,臉色變得很紅,而且微微地滲著汗水。  看見我抬頭望她,她就更是緊張得想要哭出來的樣子,雙手掩著臉頰。  我正在覺得莫名其妙,她忽然激動地說:  “你們在背后是不是叫我‘芝麻糖’?”  還沒等我回答,她就又說道:  “我知道,那是因為我臉上的雀斑。”  我恍然明白了她這樣緊張的緣故。于是,我站起身后,拉下她掩著臉頰的手,帶著由衷的歉意,我說:  “葉沄,不要這樣神經質,雀斑有什么關系?你知道我們會喜歡你的。小錢是在找我要糖吃,因為我和你做了朋友。你知道嗎?這是我們學校的花樣,交了朋友要請吃糖的,這樣不是很好玩嗎?”  她的雙手在我手心里滲著汗水,但是,她的臉色開始慢慢地平靜下來,她的缺少神采的眼睛探索地望著我,望了好一陣,她才輕輕地縮回她的手,把手在黑裙上慢慢擦抹著,她低聲地說:  “也許是我太多心了,但是你肯和我做朋友嗎?”  “當然,為什么不肯?”  “謝謝你。”她說,“你不知道,我多么想向你學這首《秋花》!”  這樣,我和葉沄就成了朋友。憑良心說,我和她做朋友的緣故,多半還是因為憐憫。  可是,后來,我發現她對音樂有著一股奇異的熱忱。她鋼琴彈得非常好,《小奏鳴曲》已經彈完,開始在彈《貝多芬》。小品也彈了不少,一首《小鳥晚唱》彈得很有韻味。而且她還會拉南胡和彈古箏。  她說,她是跟她父親學的,她的父親在一所中學教音樂。只有她這一個女兒,母親死了,父親為了她,沒有再娶。  這使我明白她的藍制服為什么總是那么皺。  “父親說,我將來可以做鋼琴家。”她說。  單聽她的鋼琴,她確實具備了一些做鋼琴家的條件。她的指觸流利而又準確,難得的是,她懂得怎樣在樂曲中放入一些情感。  她也開始彈我常彈的那首《秋花》,很快的就已彈會。  我發現,她看譜很快。  就這樣,我們兩人消磨在鋼琴室里的時間慢慢增多。我也慢慢忘了我當初認識她只是為了一點憐憫,而真的和她做了朋友。  后來,我畢了業,到一家電臺做事。葉沄中途退學,就再也沒有她的消息。  過了好幾年,忽然,有一天下午,她跑到電臺去找我。  好幾年不見,她已經長大,但個子細瘦,而且缺少少女們應有的風韻,一身都是平平板板的。衣服雖然已經熨得平整,但臉上的雀斑并沒有減少,那自卑膽小的樣子也沒有改變。  時間是春天,北方的春天總是刮風,她圍了一條淡紫色的紗巾。  “我知道你在這里做事!”她說,“但是我一直不敢來找你。今天我有點事情,要和你談談,我才來打擾你。”  她習慣地咬著她的嘴唇。  看她那心事重重的樣子,我就放下了手邊的工作,為了使她輕松一點,我把她帶到電臺后面的小園子里,那里有幾棵剛在抽芽的垂柳,和發著新葉的榆樹。  我和她找了一個石凳坐下。開始問她,找我有什么事。  “你可以不可以幫我一點忙?”她遲疑地低著頭問。  “當然可以,只要我辦得到。”  “我這幾年,鋼琴很有進步。我退學之后,就專門學琴,沒再進學校。老師是一個意大利人,老師說,我彈得很好。”  “我相信你一定彈得很好。”  “我也相信。”她說,仍然低著頭,“等下,我彈給你聽聽。老師說,我可以把李斯特的曲子彈好,很不容易,他的作品最難彈。”  “我知道,我一直不敢彈他的曲子。”  “你現在不繼續學了?”她問。  “我沒有多少天分。學到這里,已經不能再進步了。”我說。  “你太沒有志氣!”她不滿意地說,“世界上,沒有比音樂更迷人的東西了!我永遠也不會放棄的。”  她抬了抬頭,眼睛里帶著夢幻。我第一次覺得她很動人,于是我說:  “我相信你會成功的。”  “靳姐,”她總是這樣叫我,“給我安排一個時間,在你們的音樂節目里廣播一次好不好?”  “你讓我幫忙的就是這件事?”我問。  她點了點頭。  “那沒有問題。”我說,“我相信你會彈得很出色的。”  她高興得臉都紅起來,抓住我的手說:  “是真的?你說我可以廣播?”  “當然,我替你安排。我們每星期六都是請外面的人來演奏。”  “哦!那我太感謝你了。你不知道,這對我是多么重要!你不知道,真的!這對我實在太重要了!”  她重復地說著,眼睛并沒有看我,仿佛她是在夢里似的。  我不明白為什么她會這樣激動。學鋼琴的人在電臺表演一次,也是很平常的事,而她卻好像覺得這次演奏關系著她整個一生的命運。  于是,她演奏的那天到了。  她老早就來到電臺,在大發音室里練習。  那時沒有錄音的辦法,一切演播都是“現場”。  她似乎很緊張,但是,那首第二號匈牙利狂想曲彈得真好。那節奏與氣勢,不是一般女孩子所可以表現得出來的。  她還彈了兩首小曲。一首是《秋花》,她說,是為了紀念我們的友情,還有一首是《愛之夢》,那是李斯特的抒情曲中最有名的。  節目完了之后,我陪她在會客室休息。  她手中緊緊握著我給她倒的那杯茶,沉默著,帶著一點夢一般的憂郁。  “今天你很成功。”我說。  “我希望如此。”她的眼睛注視著窗外黑沉沉的夜色。  “要不要我陪你一起回去?還是叫電臺的車子送你?”  她搖搖頭。停了一陣,才說:  “也許有一個人會來接我。”  “哦!”我恍然地說,“你有男朋友了?”  她忸怩地笑了一笑,說:“現在還不一定。”  “怎么叫現在還不一定?”我問。  “我見過他,他還不認識我。他拉小提琴,你也許知道,他叫莫洪濤。”  “噢!莫洪濤。”我說,“我當然知道,他來演奏過好幾次了。”  “他很帥,是不是?”葉沄低著頭問。  “哦!當然。尤其是在他拉琴的時候。”我說。  “我看見過他演奏,那次,在猶太會館。”葉沄神情很羞澀,本來血色不佳的臉頰上泛起不自然的潮紅。她接著說:“我父親想讓他認識認識我。他和我父親是同行,都是教音樂的。”  “哦!那太好了!”我興奮地說。  “可是,”葉沄憂憂郁郁地道,“我說,讓他先聽聽我的琴,再認識我。這樣,也許,比較好……”  “哦!”我看了葉沄一眼。猛然醒悟到她為什么要很費心思的來找我為她安排一個廣播的時間。  我看著她。她有雀斑的臉,粘粘的黑發,平平板板的身材。  她抬了抬頭,見我在注視她,于是,羞澀地說:  “你說是不是?”  我一時不知道該怎樣回答。沉了沉,她又自顧接下去說:  “我怕他先見了我的人,會不喜歡我。”她咬咬嘴唇,想了想,說:“一個人對另一個人,假如第一眼的印象不好,往往就沒有耐性去發現那第二眼所可以看到的好處。今天,我父親約他在我家里聽廣播,說,等一下,讓他來接我。”  我不知該說什么才好。而且她那迷惑而又激動的神情,也使我覺得她并不怎么需要我的回答。  果然,停一會之后,她就又接著說:  “我父親真的很喜歡我,因為我沒有母親,他一切都替我安排。他常說,一個女孩子,如不能靠外貌,就要靠內在。所以,他極力鼓勵我學音樂。還好,我似乎有一點天分。”  葉沄在燈光下,悠悠地說著。我看得出,她在努力使自己鎮定。她扭搓著自己的手,聲音低微而抖顫。我知道,她內心十分激動。  就在這個時候,工友進來說:“有人找葉小姐。”  “他來了!”葉沄驀地站起身來,臉色變得蒼白。  “我跟你一同去,看看他。”我說著,拉了葉沄的手,拖著她快步向大門走去,仿佛我不這樣,她就不肯去似的。  莫洪濤站在傳達室旁邊,穿著淺灰色的春季西裝,打著藍白相間斜條紋的領帶。長眉毛,直鼻子,寬寬的嘴。那對眼睛,即使在夜色中,也仍然黑白分明。  他是認識我的,所以先向我招呼,一面用很含蓄的眼光,打量著我旁邊的葉沄。  “你來接葉沄?這就是!”我把葉沄輕輕拉向莫洪濤,葉沄羞怯地向莫洪濤伸出她的手。  莫洪濤比葉沄高出一個頭,他的眼神似乎只在葉沄的頭頂和夜空之間打轉。  他握了握葉沄的手,禮貌地說:  “我聽了你的演奏,我很感動。”  我沒有聽見沄怎樣回答,于是,我說:  “你們先走吧,我還有點事情。”  葉沄怯怯地低著頭,抱著琴譜,和莫洪濤一同走了。  整個的夏天,我都沒有再見到葉沄。我在忙我自己的,像一般20多歲的女人,我也有我的麻煩,當然是感情上的。所以,我也很少時間去想她。  日子過得快,天氣不知在什么時候慢慢地涼起來了。  北方的秋天,凄涼蕭索。當樹葉飄落而夾衣上身的時候,每一個多愁善感的人心中都會有一種凄然欲淚的感覺。  那天下午,我到一木洋行去買唱片,一出來,就遇到了葉沄。  她瘦多了,臉上沒有血色,那雀斑就更明顯。  見了我,她露出了一絲凄涼的笑,算是招呼。  不用問,我就知道,她沒有得到莫洪濤。  于是,我一面陪著她走,一面輕描淡寫地說:  “你好吧?”  她搖搖頭,眼睛帶著幾分迷茫地望著遠處,她說:  “他有女朋友。”  “哦,你什么時候知道的?”  “來往了沒多久,我就知道,他告訴我的。”  “那就算了!”  “可是,我……”她忍了忍,“我真的喜歡他那一手小提琴。好幾年前,我聽過了他一次演奏,就一直想,他要是我的多好!”  葉沄把這最后幾個字說得那么幽婉,低低的,像自言自語似的。我從未想像過一個少女肯這樣直截了當地說出她內心深處的愛情。我也從未想到過這幾個字由她說出來的時候,會這樣使人感動。  她似乎并沒有等待我的反應,她接著用那樣的語氣低低地說:  “我一直希望,有那么一天,在靜靜的晚上,他拉一首小歌,給我聽。莫洪濤拉那首《泰思冥想曲》的時候,那琴弦好像在我心上一樣。”  她悠悠地說著,踩著腳下的落葉。黃黃的枯葉,沙沙地飄轉,在青色洋灰的地面上。  “那么,你們現在怎么樣?”我問。  “我不管他怎么樣,我是喜歡他的。”她說。  “可是……”我只說了這兩個字,就咽住了想要勸她的話,因為她顯然不在聽我。她接著自己說:  “莫洪濤和他的女朋友已經快要結婚了,他說,假如我愿意,他希望我去替他們彈彈婚禮進行曲。”  “這怎么行!他怎么這樣殘忍?”我生氣地說。  “我答應他了。”葉沄靜靜地說:“他是真正希望我去替他們彈婚禮進行曲。他說,這首曲子太多人彈過,但彈得好的人幾乎沒有,大家都是亂彈。他說,這首曲子,要能彈出里面的情感才好。”  我沉默地走著,踩著腳下的枯葉,極力忍耐著,不讓自己再提出意見。  “這樣,我也就覺得滿足了。”她低低地說,“我知道,他一定喜歡我的天分的。”  我實在忍不住,刺激了她一句,我說:  “可是,他不和你結婚!”  葉沄例過頭來,看了看我,又低下頭去,踩著枯葉。她仍像自言自語似地說:  “我原諒他的,他不知我在愛他。”  我覺得她不可理喻,就不再說什么。  她也似乎已經把話說完,沉默下來。  一路上,我默默地隨著她踩那飄轉著的枯葉。從她的沉默里,我覺得她真的是原諒莫洪濤的。  我不知道她怎么會原諒他。如果是我,我至少是絕對不會去替他彈婚禮進行曲的。  葉沄就這樣把莫洪濤送進了另一個女人的懷抱。  她蒼白得像褪色的秋花,但意外的是,她比以前沉靜而安詳得多了。她不再那樣緊張自卑而神經質,她變得冷冷的、靜靜的。  而她最大的改變,是不再彈鋼琴。  這個改變使我為她惋惜而難過。  她說,她已經把音樂隨著對莫洪濤的愛,一同封存起來。她答應為他彈婚禮進行曲的時候,就這樣決定了的。  那一陣,她幾乎天天到電臺找我。有時我忙,她就靜靜地坐在我那唱片室的一角,望著窗外,好幾小時,也不動一動。  整個的秋天的天空,就那樣被她望得越來越慘淡,樹葉落盡,雁群南飛,終于飄起雪花來了。  電臺升起暖氣,大家換了冬裝。  葉沄有幾天沒有來。我擔心她是不是病了。  沒想到,在一個寒冷的早晨,她忽然和莫洪濤一起來了。  她和他一前一后地走進了唱片室,兩人都挾著樂譜。  葉沄帶著一點羞澀,走到我的面前,向我低低地說:  “有點事要麻煩你。”  說完,她回頭去看莫洪濤。  莫洪濤用他那黑白分明的眼睛,看了看葉沄,然后向我展開一個笑容,打算對我說什么。  我因為替葉沄不平,從他進來之后,就沒有招呼他。現在,我不等他說話,就搶先對葉沄說:  “如果是你的事,那沒有問題,是別人的,我可不管。”  葉沄頓了一頓,說:  “我想,應該說是我的事。”  “好!我說著站起來,繞過莫洪濤,把葉沄拉到靠窗的沙發上,那里是她整個秋天都坐著看天的地方。  “告訴我吧!你有什么事?”我說。  葉話感覺到我對莫洪濤的不友善,帶點歉意地向莫洪濤望了一眼,見莫洪濤已經背轉身去,瀏覽唱片,她才低了低頭,對我說:  “請你幫幫忙,讓我和他借你們的發音室,練習練習。”  “練習什么?”  “當然是他的小提琴,和我的伴奏。”  “你要給他伴奏?”我不以為然地問。  “嗯!”葉沄說,“他要出國了。在走以前,想開一次演奏會。他說,只有我伴奏,才能襯托出他的琴藝。”  “讓他找別人去!我沒有興趣給他幫忙。”我說。  “不是給他,是給我。求你!”  我不滿意地朝葉沄望著,說:  “為什么呢?葉沄?他還沒有讓你苦夠?”  葉沄蒼白的嘴角,泛著一絲微笑。她低低地說:  “你不知道,自從他前幾天寫信告訴我,說讓我給他伴奏以來,我多快樂!我忽然覺得我早就不該戒掉彈鋼琴的了!早知道他會找我,要我給他伴奏,我早就該天天練習的,好在還有一段時間,多練練,還來得及。”  我看看她,完全不了解她為什么這樣容易妥協。  她見我不語,就抓起我的手,輕輕地搖撼著,低聲說:  “給我一點面子,他知道,我會求得動你的。他家里不能練,因為我恐怕他太太知道我們的過去。”  我又看了看葉沄。這時的葉沄很美,那眼里的柔光,和唇邊的淺笑,以及當她說“我們的過去”這幾個字的時候,那沉醉的神情,真的就讓人覺得她和他有一個甜蜜動人的過去。而莫洪濤的太太會妒嫉她似的。  “而我的家里也不行。”葉沄又接著說,“我父親不諒解莫洪濤,他不許我再和他來往,他讓我把他忘記。”  “而你并沒有把他忘記。”我揶揄地說。  “我用不著把他忘記。他這樣看重我,我為什么還要把他忘記?”葉沄細細地說,“我就知道,他會看出我的天分的。那天,他不是說,聽了我的廣播,很感動嗎?”  葉沄竟然連那一句禮貌的恭維都記得這樣清楚。  “只有你們電臺,假如你肯幫忙,我們就可以來練習了。我知道,時常有音樂家借你們的地方練習的。”她說。  這時,莫洪濤已經不再瀏覽唱片,卻仍然背向著我們,在看墻壁上的一張日歷。  我忽然覺得應該替葉沄出一出氣,于是,我叫了他一聲:  “莫先生!”  “嗯?”他回過頭來,帶著一點不安,微笑著走過來。  “聽說,你有事情要找我。”  “是的。”他不得已地說,“我恐怕太麻煩你。”  “我倒不會覺得麻煩。”我說,“只是,我希望知道一下,你究竟有多少誠意?”  他帶著困惑的神情,望望我,又望望葉沄。然后說:  “你指的是什么?”  “你說,我指的是什么?”我反問他。  莫洪濤仰起他線條優美的臉,做了一個深思的表情,說:  “如果你指的是音樂,那么,我的誠意是百分之百的。”他說著,低頭望向葉沄,“而她,是我音樂的一部分。”  葉沄坐在我身旁,她的手,始終按著我的手。現在,我感到她的手縮緊了一下,然后,她低低地說:  “謝謝你。”  我回頭望葉沄,她正用如夢的眼神看著莫洪濤。發覺我在看她,她才驚覺地說:  “謝謝你,靳姐姐,我知道你會幫忙他的。”  我不想再說什么,站起身來,去查發音室的時間表。  葉話沒有限過來,她坐在那里,癡癡地注視著莫洪濤。而莫洪濤正把他的小提琴從琴匣中取出來,用手指輕輕地著琴弦,發出沉沉如夢的聲音。  我想起葉耘的話,“他拉那首《泰思冥想曲》的時候,那琴弦好像在我心上一樣。”  而現在,他撥的琴弦,一定也在葉沄的心上。  我看得出來,葉沄融化在他的撥弦里。  莫洪濤的演奏空前的成功。Encare了四次,還無法滿足臺下的聽眾。  他謝幕,再謝幕,拉著葉沄。  葉沄穿著黑絲絨長裙,跟在莫洪濤后面。我驚異地發現,這時的葉沄,竟一點也沒有局促、自卑、神經質的模樣。黑絲絨的長裙使她顯得莊肅而純潔。她不再是那個長著雀斑、疑心人家說她是芝麻糖的葉沄。我說不出來她是什么,也許,最恰當的說法,還是莫洪濤的話——她是莫洪濤音樂的一部分。  她的伴奏真是出色!尤其是那首《泰思冥想曲》,她的鋼琴推展應答著小提琴那纏綿如訴的旋律,仿佛那音樂是從她靈魂深處流瀉出來的。  那天,莫洪濤的太太也在場,她坐在第一排中間的位子上,是個雍容華貴的女人。我不知她懂不懂音樂,但是,當散場后,別人向她道賀的時候,她那優雅的風度,和得體的笑容,卻使人傾服。  那次以后,葉沄變得很積極,她不但積極練琴,而且找人學理論作曲。  快要過陰歷年的時候,天氣冷得很。窗外一眼望去,都是積雪。  好久不見葉沄。她忙得起勁,我卻開始有點想念她。我們的友情在平淡中見出深刻。時常我會默默地望著她常坐的那張沙發,和她常望著的窗外那一片天,想起關于她的種種苦樂。  這天,就在我這樣望著的時候,我看見莫洪濤提著他的琴匣,慢慢地走來。  我忽然覺得,難怪葉沄那一陣成天這樣凝望著窗外。她一定時時刻刻在夢想著這個畫面——莫洪濤提著他的琴匣,出現在她眼前。  莫洪濤穿著深色的西裝大衣,戴著淺棕色的皮帽。襯著白皚皚的雪的背景,邁著長長的步子,越走越近。看見我在窗口望他,就揚起手來向我招呼了一下,會開鋪著方磚的人行道,踏著雪地,走到我的窗下。  我把窗子推開,聽到他對我說:  “我來向你辭行。我要走了!”  “哦!葉沄知道了嗎?”我突然為葉沄難過起來。  “我還沒有告訴她。”他沉吟了一下,說,“我想,我一方面來向你辭行,一方面,我覺得也許和你談談比較好。”  “談什么呢?”我說,“你應該覺得對葉沄負歉。”  “是的。所以,我覺得該和你談談。”  我想了想,說:“那么,你進來談吧?”  “不了,”他說,“我只說幾句話。”  我望著他,他臉上表情很復雜。我覺得他是在盡力使自己平靜,并且在盡力想辦法把他的意思簡化。  他的嘴唇在他堅定的鼻子下面緊緊地抿著,那黑白分明的眼睛帶著抑制的表情,微微閉了一會,然后他才低低地、慢慢地說:  “我很愛葉沄。”  我幾乎被驚得跳起來,也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。我想,或者,莫洪濤是說錯了話,也許是他還有未完的意思,我怔怔地望著他。  許是我的神情露出了太多的不信任,所以,他接著說:  “當然你不會相信的,而且,你也不會同情我的。我知道,任何人都會覺得,我是在說著一句不負責任的話。”  他頓了頓,于是我乘機報復似地說:  “我恐怕你真的是說著一句不負責任的話吧?”  他低了低頭,嘴角邊泛著一絲無奈的微笑,說:  “那天,葉沄在電臺廣播,我其實并沒有聽到。”  “你沒有聽到?”我不相信地說:“但是,我明明記得,你那天說你聽到了,而且很感動。”  “那只是一句禮貌的話。”他說,“我覺得我不應該對她說我沒聽。事實上,那天,我家里有事,不能脫身——”  “是不是和你現在的太太在一起?”我冷冷地問。  “你說對了,”他說,“那天,她和她姑母在我家里。在那天以前,我們就已經認識了。”  “你很愛她?”  他想了想,說:“那時,我們之間還很平淡。”  “但是,你沒有趕去聽葉沄的廣播。”我說。  他點了點頭,說:“我以為葉先生只是希望我去分享一下他的快樂,做父親的常常是這樣的。我沒想到其他的事,我后來去到他家,她的廣播節目已經完了。”  “連他讓你來接葉沄的用意,你也沒有去了解?”  “當時也許我曾想到,但是——”  “但是,你并沒有發現葉沄有什么可愛,是嗎?”我問。  他看了看我,歉疚地說:“我想,你也許會了解,那時候  我沉默著。我想,我是了解的。不但是我,連葉沄也是了解的。她那樣費盡心機想讓莫洪濤先聽到她的音樂,后見到她的人,就證明她是了解的。  她沒有想到命運這樣安排!  葉沄那時曾說:“一個人對另一個人,假如第一眼的印象不好,往往就沒有耐性去發現那二眼可以看到的好處。”  她是那樣的有著先見之明,和自知之明!  莫洪濤見我不說話,就又解釋似地說:  “后來,我和我現在的太太之間,感情發展得很快,我也沒有再去注意葉沄。”  “可是,你似乎也曾和葉沄來往。”  “是的,但那時,我只想到我們是在為音樂。”  “難道現在不是了?”  “早就不是了,”他說,“我的意思是,早就不單純是為音樂了。”  “從什么時候?”  他遲疑了一下,說:“你也許知道,我結婚的時候,是請她彈的婚禮進行曲。”  我忍住要說出口的責備他的話,點了點頭。  于是,他說:“就是那天,她彈完了婚禮進行曲,在另一次‘奏樂’的時候,她彈了那首《愛之夢》。我忽然想到,那就是她廣播過的那首。她不知道,那才是我第一次聽到她的音樂,那真是驚奇的發現!你不知道她彈得多么好!她是個天才!音樂從她手下流出來,像醇酒或清泉,甘冽而令人迷醉!她放進了那么深、那么真摯的情感,我不知道她為什么那樣彈奏這首曲子,我聽得出來,她改變了其中一些地方的表情,使這首曲子多了一份凄傷——”  他停了停,抬眼看我。他黑白分明的眼睛里燃燒著激動,他顯然沒有留神我對他這些話的反應。他自顧接下去說,  “那時候,我才重新認識葉沄,我才驚覺到,也許我做錯了事情。”  他沉了一會,繼續地說:  “我不知道這該怎么解釋。從那以后,我再也揮不去她音樂的聲音。我從未聽過另一個人把《愛之夢》彈得那樣令人迷醉!”  “你難道還不知道她在愛你?”我問。  “后來我知道了。”他說,“在我請她為我伴奏的時候,我就知道了。不止一次,我看見了她眼睛里的那隱藏著的愛情,但是,我已經什么也不能告訴她了。”  我看著莫洪濤的線條勻稱的臉,這臉上帶著激動的表情。我看著他那一雙黑白分明的眼睛,現在這對眼睛里燃燒著愛情與苦痛,和一種朦朧縹緲的幸福。忽然,我想起葉沄的眼睛。  自從她認識莫洪濤以來,她的眼睛里也經常燃燒著這種愛情與苦痛,和一種朦朧縹緲的幸福。  我忽然覺得他們兩人真是幸福的一對,他們之間似沒有一點隔閡。他們的靈魂緊緊密密地擁抱結合在一起,正如他們兩人演奏的那場音樂。他是她的,她也是他的。他們兩人在音符的核心里沉醉著,擁緊著。外界一切人為的距離都不會影響他們,一切名份對他們都沒有意義。  不是嗎?假如你們愛,結婚不結婚又有什么關系呢?假如你們愛,隔著海,隔著天,隔著千山萬水,又有什么關系呢?我這樣想著,被他的熱情感染,我覺得我不但已經原諒了他,而且深深地同情著他。  他仍舊沉落在他自己的夢里,他說:  “我知道,雖然我什么也沒有告訴她,但她是懂得我的,正如她雖然什么也沒有告訴我,而我也是懂得她的一樣——我很幸福!”  他把“我很幸福”這四個字說得很慢、很低、很柔,像那天他在小提琴上那沉沉如夢的撥弦。像他正擁著葉沄那纖細的身體,在對她耳語。  許久,他沒有再說話,我也沒有說話,我覺得打破這蜜樣的氣氛是可惜的。空氣這樣暖,仿佛這不是雪天,而是春季。  這樣,過了好一陣,他才下了決心似地讓自己從夢中清醒過來,慢慢地說:  “你不會笑我吧?也不會怪我了,是不是?我真的愛她,真的——”  他把提琴匣交到左手,伸過右手來,對我說:  “替我照顧葉沄。告訴她,我愛她,永不會變。”他的眼睛里有淚。  我也伸出我的手,感覺到他手的微顫。我說:  “我會的。我知道她是多么愛你,她肯為你做一切事。”  他點點頭,收回他的手,說:“那么,再見了!我也許要過幾年才會回來。”  他說完了,并沒有馬上走,他站在那里想了想,很困難似地說:“女孩子總該結婚的。假如她有適當的對象,我希望她結婚……我知道,那是不妨礙的。”  他說完,迅速地轉身走了。  我望著他的背影在路角消失。  我不知道他說“那是不防礙的”是指什么,但我知道,他是真的希望葉沄結婚。不是為了他自己良心的平安,而是為了葉沄。  尾聲  時間一年一年地過去。一個飄雪的冬天接著另一個多風沙的春天。世事變遷很多,我到了臺灣,許久不知葉沄的消息。  今天春天,有朋友從歐洲來信,說莫洪濤正在那邊旅行演奏,他很成功。而他所演奏的有一首最受歡迎的小曲,是一位中國女作曲家寫的。那曲調,優美而感傷,曲名是《I know,and I believe.》,那作者的名字也是用英文寫的,叫“YehYun”。  我想到,那當然是(www.lz13.cn)葉沄了。  朋友信中說,每次莫洪濤演奏這首曲子的時候,眼中都含著淚光。臺下也總有許多婦女流出眼淚。  我忽然明白,葉沄為什么那樣積極地學作曲。她要把他們的愛,揉和在音樂里,使這愛情超越時空而不朽。  而葉沄是做到了。  葉沄真正是幸福的。  我想像著莫洪濤琴弦下的那首情意綿綿的《I know,and I believe.》  我知道,那會是怎樣柔情、嫵媚、幽婉、而虔誠!  我相信,世上真的有著這樣令人心動的愛情! 羅蘭作品_羅蘭散文集 羅蘭:風外杏林香 羅蘭:在夕陽里分頁:123

因為計劃中2017年的春節要去美國和女兒共渡,所以2016年的9月份我開始撿起丟了幾十年的英語學習。 我拿出了拼高考的勁頭,準備幾個月拿下兩本書。第一本《美語音標》倒是如期完成,糾正了我以前的很多錯誤讀音。另一本《美語入門》,讓我一看目錄,就有了一種欲罷不能的沖動,什么"買東西","在?x廳、服裝店、百貨商店、鞋店、書店、機場","訂房間、機票","搭乘出租車、辦理住宿手續、換錢"等等,仿佛我走出國門要遇到的問題都在里面了。 按照我一以貫之的學習方法,總算在出國前把30課的內容弄了一遍。 進美國等待入關時,我想練練膽子,找了一小個子的女人問: "Where are you from”? 小個子女人: "l am from Indian(我是印度人) , 她回答了我的問話,我有點小得意。誰知美國海關人員問詢時,我卻一句也沒聽明白,都是老公圓的場。 正式進入美國,才真正體會什么是陌生的國度,路牌、商店招牌等等全是英文,看得懂超市、藥房、?x廳,卻聽不懂人家的問話也組不成句子提問。 有一天,我拿著課本向女兒請教,翻著整本書被我寫滿了section(賽可醒) restaurant (瑞斯特軟特) steak(斯堆克),女兒沒有一點抱怨的意思(她初中的《新概念》,我找出來看時單詞后面沒有一個這樣的標注),只是覺得我學得太快了,她要求我每一篇課文要能背誦下來,要多聽多讀,而我苦干加巧干學出來的還是啞巴英語,聽了這個12歲就在英語小班教學練出來的教練的指點,我有點茅塞頓開,本來想從美國回去就學《初級美語》的,我打住了。我把《美語入門》來來回回地聽讀了一個學期,才進入《初級美語》。 我開始留心對話的機會。 有天,一湯勺掉在地上,我撿起后遞交給服務員,張口就說: "Here you are(給你)", 誰知服務員用中文回答我: "謝謝你"。 我自作多情了,這是個中?x館。 在過春節的游輪上,我給老外讓座,老外禮節性的: "Thank you", 我回敬: "you are welcome(不客氣)",女兒后來告訴我,他們喜歡說: "No problem"。 有次住店,女兒自語: "這里退房最遲幾點啊"? 我馬上告訴她正確時間,老公很奇怪: "你怎么知道的"? "大廳里寫著check out的時間", 老公玩笑道"喲,喲"。 我和老公坐Uber出行,上去先聲明: "I con not speak Englⅰsh"。 在一座被腳手架圍住的教堂前,警察給我們解釋,我們只會指著教堂說"Church(教堂),church",警察真耐心,我們終于將他的語言和肢體動作結合起來,知道了教堂可以進去參觀。 在美國所拍照片中,有一多半是我拍的路牌,告示等,只要不認識就拍下回家查字典,我因此知道了"Fⅰre stαtⅰon(消防站)″等等地名和場所。 回國換機的40分鐘時間,我們事先做足功課,按照機場全英文指示牌,在僅剩20分鐘時間里,乘機場火車,硬是以最后一名乘客準時登機。 10幾個小時的飛行行程,我專找英文片看,練聽、讀能力。不出國門不知道自己的英文有多差啊! >>>更多美文:原創文章

FOO715VDE5VED


新竹食物拍照模型推薦
台中食品模型設計推薦 》青椒模型 彩椒 甜椒 菜椒食物模型製作推薦彰化巧克力模型設計工廠推薦 》炒海瓜子模型 炒蛤蜊 炒海瓜子食物模型製作推薦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patsyjg020a 的頭像
    patsyjg020a

    patsyjg020a@outlook.com

    patsyjg020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